
近日
多地反诈骗中心
发布紧急预警
提醒同学们保护个人信息
谨防电信诈骗

诈骗团伙诡计多端
不法分子“因人施骗”
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
个人信息很重要
请一定保持头脑清醒
数万条师生信息被兜售!江西一高校被罚。
近日,南昌公安网安部门工作发现,南昌某高校3万余条师生个人信息数据,在境外互联网上被公开售卖,包括教职工信息、学生信息,以及缴费信息等敏感信息数据。公安网安部门立即开展一案双查,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,并对涉案高校不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违法行为开展执法检查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》第四十五条规定
公安网安部门对该学校作出责令改正、警告,并处8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处罚,对主要责任人作出.人民币5万元罚款的处罚
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
不仅需要公安机关
坚决维护网络和数据安全
也需要全民共同努力
大学生失联疑被骗至缅甸?
警方最新通告!
8月10日
网传西安一名学生,涉嫌被电诈集团诱骗至缅甸。
通报显示
该失联学生曾加入,名为“宝藏女孩”的群聊,7月30日凌晨抵达昆明机场,8月3日与同学最后一次联系后,再无法取得联系.失联学生的爷爷惠先生表示:失联学生今年20岁,从家出走时只携带一部手机,告知父母自己是外出打工。失联学生家,知情者还称,失联学生出发时,还带了一个同学,同学到机场后没去,该学生今年刚上完大一,其朋友圈所发内容基本都和挣钱有关。学生父母非常着急,目前家属已向派出所报案。
女大学生疑被贩卖到缅北?
通报显示
本人最新回应,近日,云南保山,一名22岁女大学生,疑似被骗至境外的消息,在社交网络流传,引发关注。

社交软件聊天记录显示,一名叫“闵闽”的网友:“昆明出两个人,一个22岁女大学生,一个17岁未成年人”,双方在聊天过程中多次提及“猪仔”“蛇头”“偷渡”等词,聊天记录附带了疑似被骗女生的照片以及身份证相关信息。8月15日,当地警方回应称,已接到大量热心群众报警“目前得到的线索只有群聊天的内容,还需大量走访、核实调查,目前正在进一步工作中”16日上午,李某户籍所在地,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女孩已经失联多日,社区和其家人多次尝试联系未果,已经报警等待警方处理,同日,李某回应称自己在昆明,目前已经与家人及同学取得联系。

团团拍了拍你说
切勿轻信所谓网络高薪招聘信息
偷渡至境外从事各类违法犯罪活动
以免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害
下面的团团小贴士
请收好!
防诈小贴士
切勿相信网络平台陌生人信息
“添加明星QQ号”“你有犯罪嫌疑”“免费发红包”“免费领‘皮肤’”“境外高薪工作”等等,这些都是诈骗分子的话术,注意甄别的同时,也注意不要点击不明链接,不与陌生人视频通话和屏幕共享。
重视个人信息安全
莫因一时贪念而把自己的身份证、银行卡、U盾及对公账号、手机卡等重要的个人信息出借或出售他人,以免成为网络洗钱犯罪的帮凶,让自己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。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以免给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。
谨防“帮信罪”“帮信罪”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九)》增设了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”,作为刑法第287条之二,其中规定:
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、服务器托管、网络存储、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,或者提供广告推广、支付结算等帮助,情节严重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遇到问题,及时向警方求助、反馈
当遇到威胁或恐吓,应第一时间向警方寻求帮助。发现非法买卖身份证件、银行卡、手机卡、对公账户、U盾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,共同维护健康良好的网络金融环境!
排查密聊软件
请检查手机中是否有安装“纸飞机”“蝙蝠”“事密达”“密聊猫”“海鸥”“思语”“BTOK”等密聊软件。
密聊软件,其加密通讯的私密性强,尤其是“阅后即焚”的功能,为犯罪分子销毁犯罪证据提供了便利,这使密聊软件成为“灰色地带”。诈骗分子通常在各类游戏、社区平台等发布兼职信息,以高报酬吸引学生上当。

团团提醒大家
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
以防被不法分子盗用
针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形式
也请大家擦亮眼睛
开学在即
同学们要更加小心谨慎
让诈骗分子的“新型骗术”
无空可钻 无路可逃